11月20日下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郑晋文走进思政课堂,为我院经济管理学院大一学生上了一堂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思政课。

郑院长讲课的主题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提升大学生实践本领,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实现三个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首先大学生应当建立并完善自己认可的人生哲学思想。通过“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哲学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是从什么地方成长起来,应该走向何处?人生前进道路上的思想航标是什么?”只有清晰准确回答这些问题,才能对自己的定位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生发展方向并科学规划人生路径,才能义无反顾地去追求人生目标,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大学生应为实现人生价值目标储备丰厚的知识和技能。郑院长结合经管学院课程的特点,强调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要多走进图书馆读经典、读原著,要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经典经济学著作,要完整系统地读而不是仅仅从手机上获取碎片化知识。要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学会感悟,要多思考上课读书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乃至人生道路有没有帮助,要学习课程的思想,学习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论,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最后,在大学阶段要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新的阶段性健康成长。郑院长提出步入大学新环境,要准确回答如何看待大学生活?怎样进行大学生活?大学该干什么?如何规划?入学两个多月时间了适应大学生活了吗?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关注国家、民族和社会发生的变化和走向是什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肩负什么样的使命?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去思考,激励学生要努力进取,不断奋斗,奋发向上,把自己培养成有志爱国新青年。
郑院长在讲课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法,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并以精练的语言总结,给学生以很深的启发。
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