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精神的形成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延安之行培训心得及工作思考
公共教学部 吴 伟
延安之行收获很多,除了根据地军民战天斗地的革命热情和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外,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定,着实让我感到震惊。
凤凰岭、杨家岭、王家坪、枣园,这些党中央所在地,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再加上敌人的轰炸和扫荡,是什么支撑他们坚持下来?
国际友人、社会贤达、有志青年,一批批地来,来了就不想走,走了的还想来,是什么吸引他们来到这篇荒芜之地?
张思德、白求恩、延安保育院、南泥湾大生产,为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地方都能孕育升华出不灭的革命精神?
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领导了全面抗战,打赢了全国内战,建立了新中国,这不得不说是令全世界执政党都叹为观止的一个奇迹。有人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点不可否认。我觉得,毛主席真正伟大的地方就是他用他的智慧和眼光,为共产党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灯塔。精神是不灭的,共产党走到哪里,精神就在哪里落地生根,就能照亮哪里;精神的力量无穷的,先进的理论一经掌握在共产党人手里,那它就像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精神的力量就像宇宙的黑洞,它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那些进步力量、爱国人士不断地奔向延安!
作为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延安之行使我更加体会到延安精神所产生的无穷力量,是我更加明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也使我深知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1. 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才会有生机与活力。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为什么能与不同阶层的人无障碍沟通?为什么能够一呼百应?是因为他强大,人民都怕他吗?是因为他弱小,人民都可怜他吗?我想都不是,是因为他讲理。是因为他说话办事都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之上,所以共产党不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得到认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立德树人的总原则下,就应该结合地方实际,不断创新方式,讲出那些能让人信服的道理。而现在,为什么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说服不了学生,是因为我们站的太高了,我们的道理学生感受不到,听不懂,离他们太远了。不结合实际就讲不出让人信服的道理,光把书上的东西拿过来,学生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他们自己就能学会,就能应付考试。那样的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晋中作为晋商精神发源地和革命老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接地气,就聚人气,教师讲起来不空洞,就有底气。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讲大道理;要我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讲好小故事。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讲了《为人民服务》,把张思德同志的行为概况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中,毛主席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要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可以看出,毛主席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他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出发,挖掘提炼其中体现出的高尚品格,给大家树立了要学习和践行榜样。我觉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讲好校园小故事,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学校的好人好事,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创新各种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关注社会热点,回应师生关切。日本侵华战争后,战场主要在国统区,我们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西安事变后,对于国民党内部的“家事”,我党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但是,我党始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党,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宗旨。因此,党中央通过积极斡旋,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事实胜于雄辩!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充分表明我们是是爱国党、进步党、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党,是一个能够担当民族重任的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如此,我们的教师如果不关心国家大事,我们的学生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就成了说相声、听评书,哈哈一笑没事了,雨过地皮干,没有任何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实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有高度,要站在全人类、全民族、全中国的高度去开展工作,要有全球思维,全局观念,要把自身放在全球的大环境下去考量问题,研究对策,进行讨论。我想,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赢得人心、得到关注。
延安时期,最让我感怀的就是,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每天还要学习、唱歌。延安的人民的肚子是空的,但延安人民的精神是饱满的;国民党的肚子是鼓的,但国民党的精神是空虚的。最后的结果也说明,精神产生的强大力量有时能战胜物质产生的力量。从这一点出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是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腰包是鼓起来了,但是精神头不那么足了,伤天害理、不道德的事多了。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高校不但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好下一代。全社会也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引领社会风尚,树立正气。思想政治教师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校园,而应勇敢地走出校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社会现实,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会将延安精神带给我的学生,带给我的亲朋好友,带给我的妻子孩子,使延安精神永远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