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实践 >> 实践教学 >> 正文
五育融合赋新能 劳动实践促成长——智能制造系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会
日期:2025-04-07  发布人:  浏览量: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修课。在深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育人方针的过程中,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劳动教育从课程设计到实践落地。根据学院统一安排部署,智能制造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小支点+大杠杆”为理念,将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用劳动教育“小支点”撬动“五育并举”大杠杆。

3月28日,智能制造系成功举办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分享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学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党政综合办、教务处、校园管理处、学生处负责人共同参会。会议由智能制造系党总支负责人主持。

 

上午9点30分,全体参会人员齐聚喷泉广场,开展“沉浸式劳动教育成果巡检”,实地观摩校园责任区卫生清扫成效,并与师生共同参与劳动实践,以行动深化“五育融合”的育人实效。

  

智能制造系劳动教育成果展设四大主题板块:“最美劳动者”摄影展区定格劳动人物风采,“劳动感悟”墙展区收录学生真挚心声,“巧思工坊”展区呈现变废为宝的创意手作,“实践课堂回顾”以影像记录劳动教育点滴历程。

  

智能制造系政教科负责人薛老师以“1+N”劳动教育模式为框架作专题汇报。第一部分聚焦“三明确”任务部署,涵盖劳动教育规划、过程管理及成果验收;第二部分围绕“N”维度,系统阐释系部五大特色育人实践活动:强化引领,弘扬劳动精神;志愿同行,传递公益温暖;百业匠心,致敬平凡力量;搭建平台,创新劳动实践;校企共育,锻造工匠之魂。

 

学生代表杨虎兵分享感悟:“劳动教育不仅是体能的锤炼,更是精神的升华。它让我们领悟到,劳动是责任而非形式,是成长而非负担。”

班主任代表王永玲老师结合实践提出思考:当前劳动教育需进一步强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突破评价体系中的“三重局限”。她通过“课堂+车间”双线并行的育人模式,推动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学生代表发言             班主任代表发言

各系党总支书记围绕学院劳动教育成效展开深度研讨,既彰显立德树人的理论高度,又饱含知行合一的实践温度;既体现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又绽放学科交叉的专业异彩,构建起全域覆盖、层次分明的育人图谱。

各处室负责人聚焦职能本位深耕主业,精准定位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方向,通过构建"多维协同+全链条贯通"的创新生态体系,奏响劳动教育“交响乐”,推动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螺旋式上升。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做了总结发言,他的讲话为我们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与路径。一是以“劳”赋能,构建“技能养成”新范式。二是多维联动,打造“劳动教育+”升级版。三是机制创新,健全“全链条”制度保障,为劳动教育的深化发展锚定方向。

本次交流会既是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学术盛宴。未来,智能制造系将逐步探索劳动教育实现从“活动化”到“课程化”、从“任务导向”到“素养导向”的转型,力争打造“劳动教育+”育人品牌,推动学院劳动教育从“试点先行”迈向“全域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