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 挺膺担当
——2023年度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案例
郑靖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工程系电梯工程技术2301班团支书,家乡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4年1月至2月,投身于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担任汾阳市大学生社会实践临时党支部书记,在汾阳市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中获得第四名。现将实践活动内容总结如下: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当满怀壮志遇见乡情故土,当青春奉献碰撞火热实践,我们便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深入了解家乡、锻炼自我、增加社会阅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一次宝贵机会。在山西省汾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期一个月的工作中,郑靖波收获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自身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也获得了提升。
二、实践内容
(一)阳光助老,行动有我
“敬老尊贤,是养德之基,厚德载物,是立身之本”。郑靖波跟随汾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进养老院,用行动践行这句经典名言,给予老人们温暖的关爱与陪伴。他们的爱心和付出,传递着正能量,涵养着中华传统美德。
(二)“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
“净滩行动”是郑靖波全程负责的活动,也是“返家乡”期间遇到困难最大、耗时最长、收获最丰的活动。关于净滩,捡拾河滩垃圾不是目的,垃圾靠志愿者捡是捡不完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以实际行动宣传、践行环保理念,影响更多人,自觉地不乱扔,做到“垃圾源头减量”。郑靖波从这个思路入手开展活动,着力让“净滩行动”不仅停留在一天、一次、一群人,而是日日,次次,人人,真正让所有市民加入到“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当中。
(三)春节期间“防诈骗”宣讲
春节“防诈骗”宣讲,郑靖波积极参与。宣讲内容紧贴社会关注问题,如诈骗电话,钓鱼网站,校园贷款等。他和志愿者们一起将宣讲成果宣传到全体社会成员中,通过普及电信诈骗常用的骗术,提示广大市民小心诈骗电话,警惕卡号和密码的泄露等,提高反诈宣传覆盖面,更好地保护市民自身的权益。
三、实践成果与反思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郑靖波深刻体会到了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他参加了许多志愿者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基层人民的生活,更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真正需要志愿者们的地方。这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提高了他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加坚定了他作为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实践收获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是印在志愿者工作簿封面的一句话,也是千千万万志愿者的生动写照。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郑靖波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同时在一次次实践服务过程中通过与家乡居民的互动交流,有助于他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五、结语
于郑靖波而言,“返家乡”是一次挑战。但是敢于接受挑战,在实践中培养见识、增长才干、锻炼品性是一名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在这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不止郑靖波,正有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用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以奉献诠释青年力量!
分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