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人才振兴,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就是打造一只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以实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目标。晋中市政协正是抓住了农村发展的这个关键点,组织有关部门及大学专家团队,对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深入五个县区进行实地调研。

一、调研篇。
这项活动是由晋中市政协牵头,由各县区政协、农业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工作组,专门组织对祁县、平遥、榆次、昔阳和和顺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过程中,参观了当地龙头企业及种养殖合作社,这是和顺县的养牛大户,虽然养殖规模还可以,但是缺先进技术 ,也缺市场经验,养牛是否赚钱关键看年景是否风调雨顺,年景好了,草长得茂盛,省了饲料,成本降低,才能赚到钱。给牛配种还得请乡里的改良员来完成,所以,缺技术,缺人才,缺市场是乡村振兴的三大短板。

这是一户很成功的职业农民典型代表,他们夫妻共同创业,从卖菜开始做起,发现食用菌的创业项目,打造了平菇全产业链经营链条,自己培养菌种和菌棒,自用一部分,销售一部分,同时有自己的十几个生产大鹏,这样既懂技术又善于经营的产业带头人就是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向。

这是昔阳县的一个香菇种植大户,在没有任何技术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在路边建起了一个养鸡场,对疫病的防治及环保要求一无所知,盲目投资现象严重。在投资项目方面确实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规划与指导。

上面图片是昔阳县的一家类似于田园综合体的项目,这是一个做装潢的老板返乡创业项目,有苹果300多亩,设施园艺主打阳台有机蔬菜系列,他的短板是缺技术人才、缺资金,他的技术员是从山东聘请的,和其他几个种植果树的大户座谈时也强烈感觉到农村缺技术,缺人才,这我就要问一句:职业类院校培养的人才都去哪儿了?

委员们跋山涉水,为了乡村振兴,为了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发言篇。
4月30日,在晋中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季度协商会上,我代表专家组做了关于《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的大会发言,获得政协主席的好评。

赵主席在大会上点评我的发言,他指出你的发言亮点主要突出“新”字上,培训要更好的与新技能、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高度融合,开发手机APP,即可培训又与市场结合起来。并对我提出希望:希望你不仅是笔杆子,还要做泥腿子。指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

三、采访篇。
6月11日,接受晋中电视台“政协委员风采”栏目记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程序认定标准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业现代化意味着什么三个问题的采访。

通过政协组织的这次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活动,使我零距离的接触到了晋中农村的现状,深感离“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农村的短板很突出,包括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市场。怎么才能补齐短板,需要政府及社会多方努力,也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实现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通过参加活动,充实了自己,宣传了学校,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微薄之力,也是一件值得欣慰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