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上午,程太生院长、郑晋文副院长携我院五系一部及其他职能处室的主要负责人,前往山西天星制药有限公司参加双方工学交替合作项目现场会,山西天星制药有限公司王志敏董事长携其员工热情接待。
生物技术系2010级制药专业采取了“专业集中、教师入企、学做交替、校企共管”的课程实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合作过程主要是双方制定学生三年实训方案,学生前两年在校进行教学实习,第三学年到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都要逐岗轮换。参加工学交替项目的学生共有59名。
程院长一行首先参观了我校进行工学交替项目学生的宿舍环境,并亲切询问了学生在企业的生活及工作学习情况。
在赵铭发工程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天星药业的包装车间。赵工程师详细的介绍了企业各车间的情况。程院长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勉励学生应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同学们对程院长亲自带队来视察工作倍感激动。
随后,双方在企业会议室进行工学交替现场会及签字仪式。会议由我校郑晋文副院长主持。
天星药业董事长王志敏代表企业全体员工欢迎我校与会领导及教师,并介绍了企业概况。山西天星制药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主要生产二十多种片剂以及两种粉针剂。目前工学交替合作项目起点高,合作开端好,希望以后进一步加快加深合作力度。
郑晋文副院长介绍了我校概况。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院校,去年在全省47所高职院校中独树标杆,成为首批示范校建设试点。
生物技术系主任郭傲民以生物制药专业为代表实行工学交替模式,感谢企业搭建平台,感谢各位老师参会。郭主任认真介绍了生物制药专业实行工学交替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要对合作企业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或比较符合要求的作为工学交替的实施企业,再通过企业和学生双选,最终确定。教学管理根据课程的要求以及企业岗位,通过课程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外聘教师)来制定工学交替教学实施大纲。由工学交替专任指导教师小组负责制定专业顶岗实习实施计划(包括顶岗实习的场所、岗位、目标、要求、内容、经费、时间安排等);指导解决工学交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检查学生工学交替的学习记录;指导学生完成工学交替总结;根据工学交替所规定的成绩考核标准,与企业共同评定学生,合格者结束时颁发合格证书。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在企业“安心”;为企业工作能“真心”;使企业用的“放心”,这些都是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物制药组组长董丽丽老师介绍了本专业学生的工学交替情况及相关资料。工学交替模式主要遵循“双体”培育、“双师”授课、 因岗施教、 课岗融通的知道思想。“双体”培育,即学院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共同承担培育任务;“双师”授课,即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因岗施教,即针对具体岗位、设备,教师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先轮岗再定岗)。课岗融通,即课程与岗位融合,采取在企业现场进教学的。在事实过程中,主要采取企业高管上讲台、学院教师进企业、岗前(师生)培训、轮岗、定岗、工学交替教学项目考核与成绩评定等措施完成。
生物制药组教师代表朱虹老师谈工学交替感受。从工学交替诱导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诱导教师反思教学等方面对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教育教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学生代表赵培良和侯梦琪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心态转变等方面谈工学交替感受。
程太生院长做总结发言。首先对天星药业为我院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表示感谢,也希望双方校企合作的默契程度继续提高,实现互利共赢。并且对校企进一步深入合作提出以下几点愿望:
1、校企双方都应重视学生的课程实习和工学交替工作,积极努力的搭建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重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吃、住、工、学、安”等各项问题。
2、校企可以进一步深度合作。例如在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课程开发、教材编排和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
3、采取“挂、讲、评、选”的合作过程。
4、教师可以驻企教学,每周2---3次。
5、帮助学生角色转换:学生到员工的转换,员工到骨干的转换,骨干到人才的转换,促进共同发展。
6、促进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我院和天星药业举行工学交替合作项目签字仪式。
下午,郑院长主持召开了我院与天星药业“2+0.5+0.5”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现场研讨会。郑院长从课程体系的重构、示范校中期检查、科技节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等方面做了发言。努力完成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从共建的基础上过度到双方共享,形成“2+0.5+0.5”品牌。完善和提高制药专业工学交替,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的内涵。
我院到会教师积极发言,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企业代表常秀琴在交流会上从企业角度谈了工学交替项目的合作进展,并且希望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天星药业原庆泓总经理感谢学院领导重视,并表示深层合作潜力很大。
郑院长就工学交替研讨会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