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团学工作
 
团学工作
经贸旅游系紧急疏散方案
日期:2013-05-05  发布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浏览量:

一、 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院安全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根据《高校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方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如遇紧急情况(火灾、地震、治安事件、晚自习放学停电等)发生,经贸旅游系将按此方案紧急疏散避险。

二、 本方案使用范围

1、 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公共建筑出现坍塌时;

2、 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公共建筑内发生火灾时;

3、 地震、空袭、爆炸、治安事件等灾害发生时;

4、 其他不可预知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等。

三、 疏散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以

维护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为本,尽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

2、 快速反应,减少损失的原则。当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时,

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自救,尽可能减轻伤亡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及时向公安、消防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情况;迅速启动预案,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救护。

四、 组织领导及责任

1、 组织领导  

    组 长: 张永英  席俊生  

 副组长:李晓雷(常务)王慧荣 郝黎坤 孔林五 葛秋兰 刘玉平

成  员:全体班主任老师

2、职责

以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核心,成立相关的组织工作机构,分别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保卫、宣传教育、组织管理、对外联络、紧急救治等工作机制,确保各工作机构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转。

   安全保卫组:由各班班长、安全联络员负责落实。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通道的维护,进入校园人员的监督,食品、水、电、通信以及物资的供应等,并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救助,维护现场秩序。

   宣传教育组:系学生会、各班团支部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在紧急情况下协同做好学生的疏散和安置工作。

   组织管理组:正在上课的任课教师负责及时组织学生按照疏散线路有序撤离危险区域,做好安全区域内(集结场地)的人员管理、调动工作,并协助班主任统计人数,及时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

   对外联络组:办公室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协作单位、教职工及学生家属(长)等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汇报学校突发事件处理的进程等。

   医疗救助组: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成立医疗救助小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同时做好急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向地区医疗机构求助,做好重伤员的治疗;负责对灾后地区的瘟疫监控和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五、 紧急情况下疏散工作的实施预案

1、 疏散的原则:进行疏散撤离时,要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本着“安

全快速、就近撤离”的原则马上撤离危险区域,到指定安全区域集结。

2、 疏散的路线与要求:当灾害发生时以学生所在教室位置按照疏

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

3、疏散秩序

1)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教育。包括:在紧急撤

离时,应保持冷静,听从教师的安排,动作敏捷,严禁大声喧哗、尖

叫;在下楼时,密切注意队伍前边行进的速度,保持有序行进,切不

可向前推,避免拥挤踩踏;发现有学生跌倒,后一学生应立即救护,

并尽量让出路来以便其他学生下楼,其他学生不可观望,应尽快下楼。

   (2)接到紧急疏散指令时,各教学班,应立即停课,由当班科

任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学生按疏散路线安全撤离。要协调好各楼层班

级的先后疏散顺序,还要注意与其他楼层间的平衡,不挤、不踩踏,

有序安全地疏散。

   (3)在综合楼内上课的学生由任课老师和综合楼内实验员、职

员指导有序退场。

   (4)如遇下班后发生紧急情况,值班领导和教师要在第一时间

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同时现场指挥,组织师生按疏散路线有序疏

散。

   (5)上班时间在岗的教职工遇到紧急情况后,要就近协助疏散

学生。

 4、集结位置与要求:

学生撤离教学用房后应迅速到指定地点集结,集结后班主任和班干部要认真核对人数,检查伤病情况,并及时将准确情况向系部汇报,各系将本系情况报学生处和总指挥,记录员要详细记录。

5、紧急疏散的启动:

为了提高疏散的熟练性,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由学校安排进行演练时可启动紧急疏散程序。

当灾害发生或即将发生时由学校发出警报,启动紧急疏散程序。

启动第一信号为学校广播发出指令;若第一信号无法保证,则启动第二信号,为学校电铃(三短一长);若第二信号无法保证,则启动第三信号,为系部或体育教师发出的哨音(三短一长)。

6、系部的干部、代课教师及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系及本班的学生疏散。疏散时相关人员责任: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学校安排通过广播、电铃、警铃、哨音或其他方式发出警报,全体教职工应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指定位置组织学生进行撤离;安排好疏散秩序,注意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踩踏现象的发生;当学生全部离开教室后任课教师与学生同步撤离,并及时观察、处理突发事件。紧急疏散信号发布时,未在班上任课的班主任老师,听到信号后,应立即前往自己所在的班级与任课教师共同组织学生疏散转移。在其他班级上课的班主任老师,首先应担负起任课教师的职责任务,待班主任到达,情况交待清楚,在确无特殊情况需要共同处理时,可以前往自己所在的班级。班主任汇总班级人数并向年级组汇报,如有其他不确定因素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报告。若班主任无法到达学校,上述工作仍由任课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完成。

六、 工作流程:

1、在校园内发现突发事件险情后 1) 报学校安全领导组 2) 拨打110报警电话。

2、领导组发出突发事件警报,报上级主管部门。

3、听到警报,各岗位人员迅速撤离教室。

4、楼梯疏散员协调好对外疏散,注意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现象的发生。

5、设临时指挥部;设临时救助站;打开所有安全通道。

6、疏散中,如遇障碍,利用身边器材暂时开辟行进通道。

7、各楼层楼梯疏散员对本楼层情况了解后,向指挥部报告。

8、撤离后,班主任清点人数,向系部报告;系部汇总人数后向总指挥报告情况。

9、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好班级稳定及心理干预工作。

 10、协助公安、消防等上级机关进校开展下一步工作。

七、应急纪律

1、 服从命令,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通信工具畅通。

2、 及时汇报请示,及时处理制止。

3、 先制止后教育,先救治后处理。

4、 善后工作:以确保疏散、抢险、救助工作有序进行,将事故

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请求援助,有序开展自救互救。

                                               经贸旅游系

                                              2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