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团学工作
 
团学工作
经济管理系开展学雷锋活动
日期:2025-03-17  发布人:   浏览量:

2025312日,经济管理系各班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学雷锋为主题的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对雷锋人物的再认识,学习雷锋的相关事迹,增强了学生主动服务、乐于奉献的思想意识。

一、重识雷锋人物

雷锋(19401218—19628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5月,雷锋作为所在部队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2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雷锋一生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二、学习雷锋事迹

1958年深秋,鞍钢化工总厂的建设工地上,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推土机旁忙碌。雷锋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这个身高不足1.6米的湖南青年,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连续工作18个小时,用冻僵的双手创造了单人作业效率的全厂纪录。当工友发现他发着高烧仍坚持工作时,他笑着说:“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有股子热乎劲。”

在抚顺抗洪前线,雷锋三次晕倒在堤坝上仍紧握铁锹;在雨夜的山路上,他背着迷路的大娘步行20里送其回家;在担任校外辅导员期间,他用攒下的津贴为贫困学生购置文具。这些看似零散的日常片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叙事:每个普通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三、当代“雷锋”人物

践行雷锋精神需要超越形式主义窠臼。上海交大"绿格"公益团队用7年时间在腾格里沙漠种下80万棵固沙植物,用科技守护生态;武汉大学生创建的"救命文档"在疫情期间拯救无数生命,用数字技术传递温暖。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当代青年完全可以用专业所长重构奉献的内涵。

在清华园的雕塑《永恒的丰碑》前,每年春天都会出现自发清理积雪的学生群体。这种静默的坚持,恰是雷锋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奉献不需要聚光灯,而是化为日常生活的呼吸与心跳。

四、薪火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星火,照亮着青年前行的道路。那个总把他人冷暖放在心头的年轻士兵,用他短暂生命告诉我们:伟大从来不是英雄的专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照亮时代的一束光。当无数这样的微光汇聚,就能驱散任何时代的寒夜,温暖整个人类文明的星空。这就是雷锋精神给予当代青年最宝贵的启示。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又一次深刻地领悟了雷锋精神,今后,她们将把所悟思想转化为化为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