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设计,让线上也有温度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学中首先要充分挖掘课 程的思政元素并嵌入每次课的教案,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 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 育人,全员育人。尤其正值疫情封校,用主要好疫情这堂“鲜 活素材”,结合当前疫情对课件和教案不断更新,实现疫情 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用疫情中涌现的感人案例和 视频教育学生,越是特殊时期,越要让学生认识国家为确保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的努力,让学生明白构建 战疫命运共同体的青春担当。
二、课前精心准备,有针对性分析,让线上也有节奏
首先,充分做好学情分析, 有针对性的对线上课程做出相 对应调整。其次,学生注意力 每次最多维持 10-15 分钟,需 要设计不同的环节不停的唤回学 生的注意力,那么每个课时理 论上会分心 4-5 次,线上课程 分心次数会更多,这就需要我们将知识点拆分,课前让学生知道框架,课中避免大篇幅理 论知识讲解。
三、搭建多种模式,主动适应信息化,让线上也有趣味
线上教学不仅是对教学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倒逼我们 主动实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契机。线上课程最大的问题在于 缺乏师生互动及学生集体讨论环节,而补齐短板的方法恰恰 也在线上,针对的特点和学情实际,我们需要给自己充电, 学习并熟练掌握不同平台特点,在教学中形成基于多平台的 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
四、牢牢把控课堂节奏,重建评价机制,让线上也有成效
(1)课前,以智慧树作为平台,将在线精品课程和微课 动画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 结,并完成线上测试,让学生知道我会讲什么,让大家带着 问题来上课。 (2)对线上内容重新设计,避免大篇幅的理论知识灌输,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提前到宠物医院录制了三段相 关病例视频,采用真实病例导入,工作任务驱动,倒逼学生 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打通了理论和临床的“最后一公里”。 这两个案例时间短,看完案例后转到云班课平台加入小组讨 论。这样做,在将理论知识时候穿插进病例讨论,每隔 10-15 分钟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重新抓回课堂,让学生始终跟着我们 的教学设计。 (2)课后模拟训练,有些需要实践动手操作,由于线 上教学难以深入实训室。可以发挥学生,如:留置针放置, 让学生找一条软管,内部注入红墨水,粘在玩具狗上,由于 软管内有压力,针进入一瞬间可以看到“回血”。让实操可 以“线上”完成。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操作时要录制视频, 并对自己操作准确性进行 300 字以内批判性反思。之后将录 制的视频和反思上传至钉钉“家校本”。(3)要点知识线上练习。由于病例讨论时间不可控, 课后,再利用云班课线上习题和拓展病例讨论加固认识,实 现“教、学、练、测、评”教学闭环。此外,在解决实际病 例同时感受生命伟大,劳动创造价值,实操过程中养成严谨 的工匠精神,德技并修,全方位育人。
五、课后积极复盘,针对性改进,让线上也有进步
由于是线上课程,课后与学生交流反馈更加重要,及时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进一步改进。 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考验教学质 量的开端,也是倒逼我们实践信息化教学的开端,需要有针 对性的改革教学模式,利用多平台,围绕学生学习者中心大 胆创新。同时,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更加需要我们进一步 挖掘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凝聚战“疫”信心、传递战 “疫”力量,继续开展生命教育、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以奋斗姿态展示“00 后”的责任与担当,唱响“请 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