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涵建设 > 教学科研 > 正文
线上授课心得

本学年初,我院史无前例地实践了整个学期的师生居家式大规模在线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时空隔离方式颠覆了传统物理群聚的面授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有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开展“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本学期末,为了贯彻院校级防控疫情的安排,我们所带大二年级的教师再次进行网络授课,总体感受到教育技术从“辅助”教学跃升为“引领”教学改革者角色,国、省、校三级互补的优质课程资源免费共享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学习工具、即时通信工具构建了虚拟在线教学环境,按照“实质等效”愿景开展在线教学任务。同时,大规模在线教学使教育信息化面临史上最强考验,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顺畅的网络通信、适切的教学资源、便利的学习工具、有效的教学平台等仍然是制约在线教学质量的瓶颈,参与主体信息化素养是决定开展在线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及时的学习支撑服务是将学生留在网络学习空间的关键环节。为化解遽然而至的供需矛盾和实践困境,就需要在线教学各要素和子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以民主化和科学化方式实现多元教学主体协同共教的愿景和目标,助力“仓促上马”的大规模在线教学通过严峻考验。多个教学主体协同跨越组织与部门边界,有效防止课堂教学“在线翻车”现象,通过优化自组织结构实现在线教学功能,以自身逻辑和行动回应在线教学的现实诉求,提升在线教学效率和质量。社会多主体以线上线下协同方式实现“实质等效”教学目标,共享参与主体的知识、资源和信息,通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谈判和协商等深度交互以及互利互惠、共同承担协行动责任,达成参与教学的多主体的利益共赢,实现在线教学“善教”愿景。

本次线上授课,我依旧采用钉钉平台,组群进行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同时采用各种方式考察学生的在线状态、学习效果。学生们在平台上不但完成了课前阅读任务,同时也积极参与了课堂讨论。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这种网课教学方式能够调动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很欣喜地看到,有的学生还把在网络上下载的一些学习资料分享到学生家长群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增添了资料库的内容。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群里的学生和家长一起交流讨论,让孩子和老师及家长共同学习和思考,一起进步。这种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各类平台,找到了一款适用于自己教学管理的助手软件——学习通,对学生进行签到管理。由于当前线上教学热度较大,有时平台会出现网络堵塞现象,为避免影响正常教学管理,同时还建立了班级学习通群,作为备用平台,学生可以在上签到,提交作业,评比反馈等多项活动。加强了学习过程的管理,采取当天问题当天解决的方式进行点评,及时上报学习收获,随时查看作业,方便监督,学生按时提交,展示学习成果。

在每一次的备课中,我都要加强知识点归纳,课前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本课的重难点,针对课程的重点知识内容研磨,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习题加深巩固,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经常安排学生抢麦互动,交流讨论重点知识内容,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的同学要及时表扬,以资鼓励。课后习题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生在钉钉群里或学习通中进行答疑解难并提交,老师可以及时知道学生答题情况,对于答题不理想的同学,及时反馈,监督指导学生修改,加强学习,重新答题提交,孩子们很快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能轻松面对,圆满地解决各种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这次网课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与汇报,把自己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序的梳理,通过课堂上交流分享等活动,将课本中结构严谨的知识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精神财富,便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能随时提取。这样的教学,不是堆砌而成的“知识山”,而是形成井然有序的“知识链”。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

线上教学对我而言使用不长,每一堂课后我都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对于每堂课出现的问题都必须寻找解决方案,在问题中前行,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